此时此刻的香港,恰逢冬至将至、寒流过境后的尴尬时节。人们还没从寻找电暖器模式中回过神来,就又被赶着切换到了翻找短袖衣衫出街模式。正午的阳光洒在街头,混入潮湿闷热的空气,让人感到一种黏腻的压抑。放眼望去,人行道间、电车站墙上七扭八歪的字体、不堪入目的贴图依稀可见。街道两侧,西饼店、咖啡店的玻璃窗尚未修补,银行营业厅大门临时用木板加固着。还有“拒人于千里之外”的地铁站口,随意走上一会儿就能路过一个。
2019年6月14日,星期五,上午才在机场快线香港站送别了从北京过来休假的闺蜜,下午就在微信群中收到了消息:“本周日在铜锣湾附近会有大规模的集会,大家注意安全,尽量不要前往。”
从这条信息,我第一次听说了“逃犯条例”。当晚,尚未关注香港局势的我还随手给已在北京的闺蜜发了一条微信,开玩笑说:“你前脚撤,铜锣湾跟湾仔后脚就开始闹事,你要晚来一个星期我们可能都没法愉快地逛街了。”我当时能想到的,也就是2014年非法“占中”时城市交通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影响。毕竟游行也好集会也罢,在香港真的算不上什么大事儿,因为都是经过批准的,要在规定时间内解散的。
然而,2019年6月16日由民阵发起的这次游行却根本不知道的终点在哪里。紧接着,7月1日游行期间就有部分示威者占领立法会综合大楼。此后,香港街头的“每周一抗议”更是在不觉间变成了常态,性质也从一开始的和平示威演变成了暴力活动。普通市民的生活开始受到明显的影响,其中8月中旬示威者两度瘫痪香港国际机场,导致大量航班延误或取消。香港机场几日内便变得空空荡荡,旅游业及零售业也随之坠入寒冬。
2019年9月的香港风和日丽,没有“天鸽”也没有“山竹”,但激烈示威直接导致了10月5日全港地铁大瘫痪,严重程度前所未有。甚至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香港地铁的服务结束时间被提早到晚上八点半至九点,颇有点全城宵禁的味道。那段时间,“你手上有最新的所谓‘香港人日程表’(一份详细标记出半个月内示威集会发生时间和地点的时间表)吗”,变成了坊间市民见面的常用问候方式。甚至有人笑称,现在周末出门不要看黄历,得看“香港人日程表”。如此谨慎,为的是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,免得跟街头示威者撞个正着。
以地铁为例,在暴力破坏刚刚开始的时候,即使站口的玻璃在周日下午被砸烂,施工人员也会连夜抢修,让你在周一一早看不出有什么异样——就像周围行色匆匆的人潮。
这群行色匆匆的人群里有你、有我、有你的同事、有我的朋友,我们每个人虽然表面上一如往常,但从6月开始到现在的这半年的时间里,谁还没几个要么分道扬镳,要么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朋友和同事呢?
我觉得,一个人如果可以在这个时候跟你讨论香港局势,至少证明他是信任你的。但当话匣子一旦打开,两人的关系势必面临考验——升温不一定,但若话不投机,一定当场见分晓。
凭借香港局势这块试金石,我发现即便同样是内地出生、长大、受教育的朋友,观点上分歧也会让沟通变得艰难,像是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。我不禁由此想到,之前自己曾经试图用“共饮一江水”“共享一个大亚湾”去说服思想极端的香港年轻人的做法是多么天真。因为在你试图用“人应该心怀感恩”去跟他们讲道理的时候,他们只会振振有词地告诉你:“那水是用我们纳税人的钱买的,每年被强迫买下那么多,用不了也不退钱,不过就是个买卖关系。”
当城市受到破坏的时候,当黄蓝议题日益极端化的时候,当人们已经无暇考虑是非、只论阵营的时候,请停一停,问一问自己的良知。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原创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
作者:梁信芝
微信编辑:皮小姐
◢ 猜你想看↓↓↓
在香港,做一名爱国教师为什么这么孤独、这么难?丨上观直击香港
这也是澳门,融在杏仁饼和奶茶芬芳中的20年 | 上观直击澳门
比起赌场,澳门人其实更喜欢这些东西丨上观直击澳门
更多精彩内容,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
“嗯,这篇正在看↓